School of LAW
法学院
天财法学,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人才培养体系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科建设成就
现拥有法律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9年)和法学学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经济法学属于天津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法学一级学科属于“十三五”天津市重点学科(培育)与特色学科群、应用型优势学科。学院拥有近现代法研究中心、纠纷解决研究中心、海商法研究中心等富有特色的科研中心和优势科研团队。
在专业建设方面,法学专业在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评选中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此基础上,法学专业又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学院于2020年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规则的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以财经大学经管学科为依托,以“法律+英语”为培养手段,选拔素质较高、英语语言基础较优的学生进入实验班进行精细化培养。
法学院拥有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三十五人,其中高级职称二十人、取得博士学位者二十七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十二人(取得海外博士学位者七人),多名教师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

法学
认识专业
随着国家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战略,将建设“法治中国”作为两个一百年的明确目标,法学专业越来越显示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高度重要性。法学专业毕业生除了在司法机构,在立法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的日益增多,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坚定的法治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郁的本土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相关财经知识及其他必要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能力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办学特色
天财法学人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以特色为底色。立足财经院校,从经管学科中汲取营养,在学科交叉中蓄势赋能,成就卓越。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天财法学逐渐形成了以强化基础知识和核心专业能力培养、注重交叉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等要素为内涵的办学特色。
法律史,以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为依托,以任晓兰教授、柴松霞副教授等为骨干,专业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诉讼法,以法学院院长、知名中青年学者张勤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阿尔伯特大学博士后)为带头人,以纠纷解决研究中心为依托,形成以跨学科、实证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学术团队。
国际法,以海商法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国际环境法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多位高级职称教师,阵容强大。
经济法,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天津市重点学科,在反垄断法、金融法等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学科带头人冯博教授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项目,出版了金融衍生品法的全国第一本专著和教材。
刑法学,由多位优秀名校博士组成。知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在天财法学院设立了“高铭暄法学奖”。
民商法,聘请了著名校友、法学院原创始人之一的朱慈蕴教授(现清华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法学会商法分会常务副会长)担任特聘兼职教授,拥有多名高级职称教师,其中多人在境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知名民法学家江平教授,在天财法学院设立了“江平击水奖学金”。
主要课程
通用核心课: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环境资源法学、法律职业伦理。
本校特色课程:金融法学、财税法学、法律经济学、证据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税法学、国际贸易法学、谈判与调解、庭审虚拟仿真、司法鉴定虚拟仿真、法律诊所等。
《商法》和《经济法》两门课程被认定为天津市本科一流课程。
办学条件
硬件条件优越:拥有二个模拟法庭,其中数字化的模拟法庭近200平方米,是天津市最先进的模拟法庭之一,能够全程录播并实现网络直播,一个100平方米的金融法实验室,一个100平方米的法务英语实验室,一个60平方米的司法考试培训实验室,二个案例分析室,一个法律诊所教育室,一个法学图书资料室。
软件条件齐全:拥有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法律经济分析与政策评价中心”,拥有天津市市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拥有天津市市级科研创新团队。拥有近十万册政法类图书,六个国内外权威的法律数据库,六十多种国内外常见的法律核心期刊和报纸。
校外实习基地完备:拥有一批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校外实习基地,涵盖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实务部门,如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天津海事法院、河西区人民法院、河东区人民法院、河北区人民法院、红桥区检察院、天津仲裁委员会、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信公证处、金诺律师事务所、北京炜衡(天津)律师事务所、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北京银行、天津市商业保理协会等。
校园文化
法学院注重建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致力于构建全面发展的完整育人体系。法学院负责组织天津财经大学法治宣传月系列活动,通过法治课题大赛、法律检索大赛和法治辩论赛等多样的竞赛类型,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保证学生的参与深度,扩大学生的参与广度。法学院积极组织各级学生参加校内外专业技能竞赛,扩展思路视野,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在天津市第四届高校“敬东杯”模拟法庭大赛中,天财法学院代表队获得团体冠军,三名参赛队员全部获得最佳个人奖。2023年在天津市第五届高校“敬东杯”模拟法庭大赛中,天财法学院代表队获得团体季军。
国际交流
2014年与美国奥城大学签署协议,能够提供最优惠的条件帮助本校法学本科生赴美攻读硕士学位或参加3-6个月的交换项目。与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法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法学院的合作协议正在洽谈签署之中。2017年至今,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院出口雅久教授、韩国高丽大学法学院郑永焕教授及延世大学法学院孙汉琦教授、美国哈姆林大学米契尔哈姆林法学院(Mitchell Hamline)拉尔森教授(David Larson)、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赵云教授、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及法学院陈利副教授等先后做客法学院,为师生开设讲座,开展学术交流。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30%左右进入以金融系统为主的企事业单位法务部门,30%左右进入律师事务所,20%左右进入司法部门或政府机关,20%左右在国内外名校攻读研究生。
优秀毕业生
邱琛,2020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方向法学(民商法);
袁梦翎,2020年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方向法学(民商法);
田璐,2021年被山东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方向法学(民商法);
李静怡,2021年被同济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方向法学(经济法);
胡柳笛,2022年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方向法学(民商法);
徐浩源,2022年被北京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方向法学(刑法)。
贺雨欣,2023年被南开大学录取为研究生,方向法律硕士。
近三年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