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LAW
法学院
天财法学,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人才培养体系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科建设成就
现拥有法律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9年)和法学学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经济法学属于天津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法学一级学科属于“十三五”天津市重点学科(培育)与特色学科群、应用型优势学科。学院拥有近现代法研究中心、海商法研究中心、科技法治战略研究中心、重组与破产法律研究中心等富有特色的科研中心和优势科研团队。
在专业建设方面,法学专业在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评选中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此基础上,法学专业又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学院于2020年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规则的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以财经大学经管学科为依托,以“法律+英语”为培养手段,选拔素质较高、英语语言基础较优的学生进入实验班进行精细化培养。2024年获批天津市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
法学院拥有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三十二人,其中高级职称十七人、取得博士学位者三十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十二人(取得海外博士学位者七人),多名教师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
认识实验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涉外法务活动日益增多。为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增强我国在全球化中的竞争实力,国家和社会亟需一批精通涉外法律规则、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熟练应对涉外纠纷的法律人才。但现有的涉外法治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持续受到关注和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都凸显了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工作的紧迫性。
顺应新时期对涉外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以“精英化”、“高层次”为目标,以有志于继续求学深造、在未来涉外法律实务中有所建树的优秀学生为培养对象,以“精细化”为实施手段,将语言技能培养与法律专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集中优质资源培养涉外拔尖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国内法、国际法专业知识和法务技能,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规则、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法治人才。
办学特色
1.择优选拔,动态调整。实验班学生从法学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选拔时间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末。以第一学期的学业表现为基准,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初步人选,最后通过考试的方式确定入选名单。考试内容涵盖综合素养、法学专业能力以及英语语言能力。实验班将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和学业表现,不合格者将退出实验班学习,确保实验班始终保持优秀的生源结构。
2.强化英语语言能力。实验班高度重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除开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的法律英语课程外,还将开设系列全英或双语法律课程。全英或双语法律课程的比例将不低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法律专业英语水平。
3.突出专业素养培养。为适应国家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实验班致力于强化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具备系统的国内法和国际法法学知识体系,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学研究能力、法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班将开设全英或双语实践性课程,包括国际商事仲裁模拟、国际法法庭模拟、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模拟等,加强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下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同时,实验班将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比赛及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等重要赛事,通过比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遵照教育部本科法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1+10+X”为指引,在必修课方面设置了17门必修课。此外,加强了法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将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纳入必修课程范畴。涉外法治全英或双语特色课程包括三大板块:国际法、英美法、比较法。国际法课程包括: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税法、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国际商事仲裁等。英美法课程包括:英美法导论、英美合同法、英美侵权法、英美金融法等。比较法课程包括:比较法导论、比较法进阶等。
办学条件
法学院已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涉外法治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知名高校,并拥有赴哈佛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海外研修经历。法学院拥有金融法实验室、法务英语实验室,可以用于“学术写作”、“信息素养”、“法律英语”等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拥有设施先进的模拟法庭,可以用于“国际商事仲裁模拟”、“国际法法庭模拟”等实践课程授课。校图书馆的Lexis.com等外文数据库能提供丰富的全英文案例、法律法规及期刊论文等教学资源。
国际交流
实验班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中,根据天津财经大学与国(境)外院校的合作协议,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国(境)外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学位(LL.M)或法律博士学位(J.D.)。实验班学生可以根据学校与境外高校签订的交换生项目,去境外高校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交流学习。推荐实验班学生去国际组织、涉外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实习。2022年至今,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的多名同学参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法与法律实践”交流项目,获得项目结业证书及奖学金,国际视野得以拓展,英文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办学成就
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有多名同学被推免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另有多名同学被福州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由20级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冯康津同学、郭蓓蓓同学组成的法学院代表队荣获第十五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中国赛区预选赛二等奖。该实验班荣获2022-2023学年度校级“十佳班集体”荣誉称号,该班刘怡同学荣获该年度“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1.在国内继续攻读研究生;
2.申请国外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3.在国际组织、涉外政府部门与司法部门、国际纠纷解决机构、涉外律师事务所、跨国公司法务部门等单位从事涉外法律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