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学院专业
学院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正文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
2025-03-12  

School of LAW

法学院

天财法学,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人才培养体系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科建设成就

现拥有法律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9年)和法学学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经济法学属于天津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法学一级学科属于“十三五”天津市重点学科(培育)与特色学科群、应用型优势学科。学院拥有近现代法研究中心、纠纷解决研究中心、海商法研究中心等富有特色的科研中心和优势科研团队。

在专业建设方面,法学专业在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评选中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此基础上,法学专业又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学院于2020年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规则的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以财经大学经管学科为依托,以“法律+英语”为培养手段,选拔素质较高、英语语言基础较优的学生进入实验班进行精细化培养。

法学院拥有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三十五人,其中高级职称二十人、取得博士学位者二十七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十二人(取得海外博士学位者七人),多名教师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

认识实验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涉外法务活动日益增多。为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增强我国在全球化中的竞争实力,国家和社会亟需一批精通涉外法律规则、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熟练应对涉外纠纷的法律人才。但现有的涉外法治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持续受到关注和重视。2018年实施的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提出“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格局”的任务和措施。2019年2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2019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加强涉外法治工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些都凸显了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工作的紧迫性。

顺应新时期对涉外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以“精英化”“高层次”为目标,以有志于继续求学深造、在未来涉外法律实务中有所建树的优秀学生为培养对象,以“精细化”为实施手段,将语言技能培养与法律专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集中优质资源培养涉外拔尖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国内法、国际法专业知识和法务技能,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规则、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法治人才。

办学特色

1.择优选拔,动态调整。实验班学生从法学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选拔时间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末。以第一学期的学业表现为基准,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初步人选,最后通过考试的方式确定入选名单,考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英语语言能力。实验班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和学业表现,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不合格者将退出实验班学习。

2.强化英语语言能力。作为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要参与国际竞争或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必不可少,体现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因此,实验班将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除开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法律英语课程外,还将开设系列全英或双语法律课程,语言课程和全英或双语法律课程的比例将不低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一。

3.突出专业素养培养。实验班适应国家和法律服务市场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强化专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国内法、国际法法学知识,对世界主要国家立法有一定了解;具备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学研究能力;具备运用法学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开设全英或双语实践性课程,加强英语语言环境下法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实践性课程包括国际商事仲裁模拟、国际法法庭模拟、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模拟、谈判与调解技巧实训、国际贸易法实训、国际金融法实训等。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比赛及杰赛普(Jessup) 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等全国性或国际性赛事。通过比赛,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法律问题解决能力。

主要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遵照教育部本科法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1+10+X为指引,在必修课方面设置了17门必修课。此外,加强了法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将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纳入必修课程范畴。涉外全英或双语特色课程包括三大板块:英美法、比较法、国际法。英美法课程包括:英美法导论、英美合同法、英美侵权法、英美公司法、英美证券法等。比较法课程包括:比较法导论、比较宪法、比较公司法、比较民事诉讼法等。国际法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组织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竞争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法等。

办学条件

法学院院长张勤教授拥有丰富的全英教学经验,法学院已有多名老师取得双语教学资格,具备开设双语法律课程的能力。法学院拥有金融法实验室、法务英语实验室,可以用于“学术写作”“信息素养”“法律英语”等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拥有设施先进的模拟法庭,可以用于“国际商事仲裁模拟”“国际法法庭模拟”等模拟课程授课。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中的Lexis.com等数据库能提供英美法、国际法等领域全英文案例、法律法规及期刊论文等教学资源。

国际交流

实验班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三年后,根据法学院与国(境)外院校的合作协议,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国(境)外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学位(LL.M)或法律博士学位(J.D.),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后,可以同时取得天津财经大学的法学学士和国(境)外的法律硕士或法律博士学位。实验班学生可以在高年级阶段,根据学校和法学院与境外高校签订的交换生项目,去境外高校进行为期不少于一学期的交流学习。推荐实验班学生去国际组织、涉外政府部门与司法部门、国际纠纷解决机构、涉外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实习。20级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的7名同学全程参与2022年寒假期间的世界名校线上交流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商法与法律实践”交流项目),获得项目结业证书及奖学金,国际视野得以拓展,英文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办学成就

首届20级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有多名同学被推免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涉外仲裁、涉外律师项目攻读硕士研究生。另有多名同学被福州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由20级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冯康津同学、郭蓓蓓同学组成的法学院代表队荣获第十五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中国赛区预选赛二等奖。该实验班荣获2022-2023学年度校级“十佳班集体”荣誉称号,该班刘怡同学荣获该年度“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1.在国内继续攻读研究生;

2.申请国外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3.在国际组织、涉外政府部门与司法部门、国际纠纷解决机构、涉外律师事务所、跨国公司法务部门等单位从事涉外法律实务。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电话(传真):022-28171399          邮编:300222

邮箱:zhaosheng@tjufe.edu.cn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  天津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

本科招生小程序

本科招生微信

2014 天津财经大学 津教备0017号 津ICP 05003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