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学院专业
学院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正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25-03-12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理工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成立于2004年11月,下设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软件工程与智能技术系、计算科学与数据技术系、数学系、实验支持组。

一、学院概况与师资建设

学院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人文科学素养、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5个本科专业,并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术硕士点、应用数学二级学术硕士点。建有物理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软件基础实验室、软件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硬件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研究生专用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支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现有教职工8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40%,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5%。教师团队屡获殊荣,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获评“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学院曾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人工智能》、《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基础》三门课程被认定为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入选2024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产教融合专项)。

二、学科建设与创新实践

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2017年获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获批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软件工程专业2017年获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院紧抓时代机遇,以“新工科”建设为核心,推动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三个专业于2024年获批天津市新工科重点建设项目,依托财经学科优势,重构课程体系,探索“财经+工科”特色培养路径。开展“新工科”建设以来,在原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上,形成了阶段性特色和亮点:一是以财经优势学科为基础开展学科交叉,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了财经学科交叉的项目式驱动课程群;二是重构了新工科建设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了面向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三是将产、学、研、用深度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

数学学科则围绕数学与经济、金融、数据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金融数学、智能计算、数据分析等特色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突出经济(金融)特色,培养方案有别于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充分利用我校的财经优势学科,努力培养与财经融合的复合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注重数学、计算机技术、金融理论体系的掌握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色。

三、就业赋能与社会服务

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校企协同、实践驱动”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职场导师沙龙、就业力提升讲堂、专场招聘会等品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强化职业竞争力。与多家知名信息技术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提供实习实训、项目合作等资源,毕业生广泛就职于信息技术、金融科技、教育科研等领域,获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与产学研融合,在经管理工学科交叉赋能方面积极推进。立足学校“新财经”发展战略,为社会输送兼具技术能力与经管思维的卓越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

认识专业

在数字化变革与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学早已突破传统理论研究的边界,其强大的逻辑推演能力与精准量化分析方法,正成为推动经济金融等领域创新的核心引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立足学科前沿,构建“理论根基-方法创新-领域应用”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夯实数学科学核心理论,贯通现代分析方法;聚焦经济金融复杂系统,运用数学建模揭示内在规律;依托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双轮驱动,既为实践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又催生跨学科创新突破。

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深厚底蕴与显著优势,本专业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育兼具扎实的数学专业素养、系统的经济与金融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既能构建定性分析的思维框架,又能熟练运用定量分析的专业方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学术深造筑牢根基,显著提升在考研与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拓宽人生发展的道路。

培养目标

我们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学生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厚植浓郁的本土情怀,并开拓宽广的国际视野。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熟练掌握数理分析与数学建模的前沿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灵活运用数学与金融知识、借助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证券部门、教育科研单位等领域,胜任金融管理、定量分析、教学科研等重要岗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办学特色

本专业打破传统数学专业的固有模式,深度融合经济、金融特色,构建独具一格的培养方案。我们紧跟时代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又能敏锐把握经济、金融领域的发展动态,解决实际问题。

凭借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在社会上赢得广泛认可。众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与赞誉,成为行业内的中流砥柱。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运筹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近世代数、数理金融学、微观经济学、程序设计、深度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离散数学、利息理论、博弈论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汇聚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教学与科研领域成果斐然。教师们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高水平赛事,屡获佳绩;众多青年教师凭借扎实的科研能力,成功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术引领与科研实践平台。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条件建设,打造了一流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数学应用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设备齐全、功能完善,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实验实践、创新探索的需求,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国际交流

本专业始终将国际化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方向,高度重视师生国际交流工作。依托丰富的国际学术资源,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开展前沿学术讲座,为师生搭建与国际学术大咖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动态。在学生培养层面,每年选拔多个优秀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通过访学交流,帮助学生走出国门,深入体验不同的学术氛围与文化环境,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直接就业:本专业首创“数经贯通”培养体系,通过数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课程设计,使毕业生在经济建模、金融量化、管理决策等场景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近年就业数据显示,学生凭借复合型知识结构与数理分析能力,在银行、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金融科技部、跨国企业决策中心等新兴平台中持续展现竞争力,尤其在金融数据分析、智能风控建模、量化投资策略等核心岗位,已成为推动行业创新的骨干力量。

考研:凭借坚实的数学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本专业学生在考研领域优势显著。尤其是在报考经济、统计等热门专业方向时,深受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欢迎。近年来,本专业考研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2025年考研率为23%,众多学子成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开启学术研究的新征程。

出国:为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本专业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学生拓宽国际视野。近年来,约10%的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前往世界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接触国际前沿学术动态,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

优秀就业案例

张瑞,数学1901班学生,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黄万和,数学1901班学生,广东海信冰箱营销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

杨启颖,数学1901班学生,国家税务总局贵阳市花溪区税务局;

李馥辰,数学2001班学生,图观(天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谢惠琳,数学2001班学生,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王婉婷,数学2001班学生,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严  钥,数学2001班学生,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

程绍深,数学2001班学生,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

优秀国内外升学案例

时海霞,数学1901班学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美玲,数学1901班学生,北京工业大学;

张欣悦,数学1901班学生,中国海洋大学;

张藜凡,数学2001班学生,大连理工大学;

卢硕航,数学2001班学生,北京交通大学;

李  艳,数学2001班学生,山东大学;

齐浩宇,数学2001班学生,新南威尔士大学;

姚嘉雯,数学2001班学生,香港城市大学;

孙艺轩,数学2001班学生,香港理工大学。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电话(传真):022-28171399          邮编:300222

邮箱:zhaosheng@tjufe.edu.cn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  天津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

本科招生小程序

本科招生微信

2014 天津财经大学 津教备0017号 津ICP 05003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