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学院专业
学院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正文
信息工程
2025-03-12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理工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理工学院成立于2004年11月,下设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软件工程与智能技术系、计算科学与数据技术系、数学系、实验支持组。

一、学院概况与师资建设

学院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人文科学素养、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5个本科专业,并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术硕士点、应用数学二级学术硕士点。建有物理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软件基础实验室、软件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硬件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研究生专用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支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现有教职工8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40%,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5%。教师团队屡获殊荣,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获评“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学院曾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人工智能》、《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基础》三门课程被认定为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入选2024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产教融合专项)。

二、学科建设与创新实践

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2017年获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获批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软件工程专业2017年获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

近年来,学院紧抓时代机遇,以“新工科”建设为核心,推动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三个专业于2024年获批天津市新工科重点建设项目,依托财经学科优势,重构课程体系,探索“财经+工科”特色培养路径。开展“新工科”建设以来,在原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上,形成了阶段性特色和亮点:一是以财经优势学科为基础开展学科交叉,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了财经学科交叉的项目式驱动课程群;二是重构了新工科建设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了面向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三是将产、学、研、用深度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

数学学科则围绕数学与经济、金融、数据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金融数学、智能计算、数据分析等特色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突出经济(金融)特色,培养方案有别于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充分利用我校的财经优势学科,努力培养与财经融合的复合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注重数学、计算机技术、金融理论体系的掌握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色。

三、就业赋能与社会服务

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校企协同、实践驱动”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职场导师沙龙、就业力提升讲堂、专场招聘会等品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强化职业竞争力。与多家知名信息技术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提供实习实训、项目合作等资源,毕业生广泛就职于信息技术、金融科技、教育科研等领域,获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与产学研融合,在经管理工学科交叉赋能方面积极推进。立足学校“新财经”发展战略,为社会输送兼具技术能力与经管思维的卓越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信息工程

认识专业

信息工程专业是建立在信息论理论、现代网络理论基础上,研究通感一体化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是目前应用科学领域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天津市经济发展急需的、需重点发展的专业,也是信息化社会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为适应人才的需求,2015年开始设置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带系统设计、硬件智能系统设计、网络通信、网络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基带硬件系统设计和智能信号处理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备应用EDA、FPGA、智能信号处理理论、时空感知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分析、开发、应用和维护应用创新型人才。

办学特色

以培养专业基础厚、适用领域宽、实践能力高、综合素质优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同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天津移动通信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通感一体化超低时延网络发展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利用我校的金融学等传统优势专业资源,在电子信息工程和网络+AI等方面培养学生进行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设计与研发能力。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通信原理、EDA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多模态信号处理、干扰对抗等,并配有相应的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办学条件

本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通信原理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和基于校园网的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基本满足实验教学和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的需要。未来将建设高频通信实验平台、语音信号处理实验平台及支持3G、4G场景的移动通信实验组网系统,面向学生开放。

国际交流

本专业重视国际交流,与多所国际知名院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多名优秀本科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金融、管理、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从事信息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优秀学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优秀就业案例

焦久蓉,信工1901班学生,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任贵凤,信工1901班学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古海街道办事处;

李宛霖,信工1901班学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行;

张格格,信工1901班学生,腾讯云计算(西安)有限责任公司;

熊闽东,信工1901班学生,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

刘霄详,信工1901班学生,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

汪红阳,信工2001,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合越宇,信工2001,国家税务总局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税务局;

杨飞飞,信工2001,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

黄中胤,信工2001,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王静源,信工2001,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

张力鹏,信工2001,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优秀国内外升学案例

王一雯、李秋莹,信工1901班学生,上海大学;

吴双,信工1901班学生,北京工业大学;

邹青,信工1901班学生,重庆邮电大学;

喻金,信工1901班学生,南京邮电大学;

符闽珠,信工2001,重庆邮电大学;

阮杨扬,信工2001,上海大学;

杨涵,信工2001,电子科技大学;

陈孝友,信工2001,福州大学;

陈智飞,信工20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电话(传真):022-28171399          邮编:300222

邮箱:zhaosheng@tjufe.edu.cn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  天津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

本科招生小程序

本科招生微信

2014 天津财经大学 津教备0017号 津ICP 05003050号